gaga:非目的性、非必要的,才是促成品牌有机生长的关键 | 星球大会分享回顾
对于已进入第 13 年,并保持连续增长的 gaga,不熟悉这个品牌的人似乎有点看不明白:gaga 是餐厅吗?是鲜果茶?一个近期风很大的「网红」?gaga 到底是「卖」什么的?
回溯原点,创始人冯敏创立 gaga 的原点,以及团队创作欲望的核心,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分享美好生活」。其核心指向的是一个综合的「生活方式品牌」,而「餐饮」则成为了她的承载形式。
我们好奇,作为前媒体人的 Jennifer 是如何理解 gaga 的业态的,以及在经营品牌这件事上,媒体人和广告人、营销人有何不同?
为此,在第二届星球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 gaga 餐饮集团 CMO Jennifer 和大家分享 gaga 是如何从「去功能性」、「去目的性」的视角看待做生活方式品牌这件事。
分享 | gaga CMO Jennifer Jia
以下为演讲精华
大家下午好,你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个实体的餐饮品牌会被邀请来到品牌星球?为什么不去隔壁的餐饮大会?大家觉得一个实体餐饮会做品牌吗,或者说它有必要做品牌吗?我下面的分享,可能会打破大家对于传统餐饮行业的一些固有认知。
首先我想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gaga。2010 年创立于深圳,gaga 是一家以茶饮为特色的、全时段社交轻餐饮连锁品牌。
▲ 社交轻餐饮连锁品牌 gaga
我经常收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 gaga 今年已经第 13 年了,还可以持续这么火?你们好像没有做什么爆款、网红式的营销,甚至有人问我「gaga 到底是卖什么的?」
这就引出我今天的分享主题——我认为好的品牌是关于去功能性,提供「非必要」的关怀。因为不是所有「交易」都要被赋予功能。
首先看一下这张图,左边的词组——单品类、功能性、目的性,可以被相对清晰定义的,这些描述可能构成大家心目中的一个好产品。
我们再看一下右边完全相反的一组形容词——长尾、场景性、碎片无目的,这些看似非常抽象、可能产出非常多联想、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些词,它们又构成什么呢?
我认为,功能以内的「必要」组成好的产品,功能以外的「非必要」才真正组成「生活方式」。而经营品牌本身就等于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很难用一句话清晰说明的。当一个品牌想要「贩卖」生活方式的时候,它一定除了关注极致功能的「好产品」,更要关注这以外的价值、内容和体验。
那么我们再来说一下 gaga 的定位。在我的心目中品牌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1、性价比品牌:通常是用一种单品类去打尽可能饱和的渠道,利用促销、利益点、折扣,去获取最大的用户基数。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薄利多销的策略;
2、社交品牌:通过不断推出「爆款」产品,并不断地在社媒「造梗」和话题互动,持续刺激用户,吸引眼球和流量;
3、文化品牌:经营策略和前两种截然不同。首先从产品上来说,文化品牌一定是长尾策略,它的 SKU 非常多,可能很难定义它在卖什么,因为它们的目的是:你来我这里,我陪伴你度过一段时间,然后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可以卖给你,由此和你产生一种长期的关系、消费信任和文化共识。
我举一个例子,天目里就有的茑屋书店。茑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化品牌。因为在日本,主流消费群体日常非常高频的一个生活习惯就是看书。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地铁、飞机上可以看到大家都捧着一本书。书是他们接触核心用户最高效的触点。
所以茑屋看似是一个书店,但其实是从书延展出来的综合商业体和长尾产品解决方案。茑屋提供零售和餐饮,甚至还覆盖了人们走出茑屋以后的场景,比如它有 T-Card(会员卡),覆盖了 70%的日本人。
茑屋一定是从某种意义上形成了群体的共识,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文化品牌。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按这个逻辑,在中国市场里直接对标的行业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餐饮」。这也是我为什么从传统媒体人、品牌人投身到餐饮行业来的原因。
我觉得餐饮不像大家想象的仅仅是一个实体生意,它其实能「上天」能「入地」。在中国经常说「民以食为天」,所以餐饮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是一个有最高触达、最高频次、最高复购可能性的行业。
由此我来说一下 gaga 的定位,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想成为一个中国的文化品牌,我们希望以餐饮作为入口,成为一个生活方式品牌。我们需要找到我们核心人群,并向他们输出长尾的价值,最终达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共识。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围绕核心人群去做重要的运营。
而怎么理解所谓的「人群运营」?我认为是为有限的人提供无限的价值。因为当今的消费者其实不缺物质和产品,我们的选择太多了。
作为一个生活方式文化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日常里给用户给予点点滴滴的关怀,不断优化「陪伴式」的体验,这样才能产生长期的信任,而不是简单的「购买即离开」的速食关系。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大家觉得用户本质追求的「关怀」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闲暇」。
亚里士多德曾说「哲学起源于惊异」,其完整表述其实是「哲学起源于惊异与闲暇」。这是古希腊人的伟大智慧,也是我们人类的本质追求。
「闲暇」并不是一种值得被摒弃的无用时光,而是思想得以产生的缘由。我们当代人经常说「现在努力 996,是为了 40 岁可以退休」,这正是因为人的本性不是能够胜任劳作,或者说,我们辛苦工作的终极目的不是别的,而是「安然享有闲暇」。
而在我们达到这个终极目标之前,在日常里,我们又可以怎样快速地、低门槛去获得这种闲暇,或者购买这种体验呢?
在国外这个答案是 Café。大家听说过法国的花神咖啡、双叟咖啡里,诞生过非常多的哲学理念和伟大的作品。比如说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它就是在双叟咖啡诞生的。所以咖啡馆本身就是一个闲暇的场所,甚至作家都可以分成「酒店作家」和「咖啡馆作家」。
国外的咖啡馆早已超越了餐饮本身的功能,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思想、一种哲学、一种社交模型、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国,可以对标 café 的餐饮场所可能有广东的早茶,成都的茶馆。但是新一代的消费者,年轻人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全新体验?这就回到了 gaga 的使命定位:我们希望做中国人自己的 Café,去满足人们这种追逐闲暇的本质体验,去关怀他们这样的诉求。
打造「闲暇体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全时段、碎片化、有足够长尾的产品组合去满足不同细分场景的体验需求。所以 gaga 的整个模型是由「单品+产品组合+不同的场景时段」打造,装在空间的容器里,输出给中国都市的五种核心人群:包括城市白领、亲子、闺蜜下午茶聚会、情侣晚餐约会和商务会面。
gaga 是最早创立鲜果茶品类的品牌。国外的咖啡馆的单品一定是一杯咖啡,无论在这里待一个小时还是一天,都会点一杯咖啡。我们要做出中国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核心单品其实是鲜果茶饮品。
围绕着我们的单品,在全天的时段,gaga 有下午茶、晚餐、晚餐后小酌的茶酒这样的组合去搭配这五种核心人群。这些人可能是要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而 gaga 给他们提供「餐饮+社交」的解决方案。
包括 gaga 的空间打造,其实一切也是为了如何让大家更好地享受闲暇这个体验。经常有人说最直观的感受是 gaga 的空间很美,你们的装修理念是什么?我们其实没有一定之规,而是放下品牌的「高姿态」,一切都是为了打造客户不断变化的「餐饮+社交」体验,为城市提供一个不断接近「理想化」的公共场所和社交空间。
比如「Café」店,一般开在方便触达的综合商圈里,满足你日常的工作午餐,碰面,提供优质和便捷的食物饮品;「Garden」店更多带有社区性,增加了小酒馆和brunch时段,你可能在周末带着你的狗去我们 Garden 店做暂时的逃离;而我们的「Central」店大多在城市中心,就像机场的 lounge,打破空间和身份的边界,任何人、任何时间来这里都可以找到餐饮+社交的解决方案。
再比如 gaga 十分重视的外摆和绿植体系,是因为你在放松的时候需要看到蓝天,感受阳光,看到令人身心愉悦的绿色,仿佛一个城市绿洲的庇护所。我们甚至曾在北京秋天开业的时候,把大家没时间排队上香山欣赏的红叶搬到了门店里。
一切空间的设计、氛围打造,都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相聚和享受「闲暇」。
所以再次 call back一下何为「人群运营」+「文化品牌」。大家可以看到以上这张图片是真实用户在 gaga 门店里所呈现的面貌,可以看到男女老少、不同身份职业的用户,他们如此不同,但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又如此相同,这就是我们所谓「有限的人」。
gaga 的品牌使命是「陪伴用户度过一段时间」,而非追求「售卖某款产品后快速离开」。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茶饮、食物和空间设计都是我们美好体验的载体。「有限的人」不是按照阶层年龄消费力去定义,而是有着共同生活向往的人们,而「无限的价值」,则是品牌和用户一起通往的一种生活图景。
以上说完了比较「干」的品牌定位和商业逻辑的部分。第二部分是当我实际操盘 gaga 品牌时,我自己底层的逻辑。
我在加入 gaga 之前是纸媒媒体人,是一本生活方式杂志创刊时期的市场和品牌负责人。
我觉得媒体人的角色,为我后面经营品牌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个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在做品牌的时候,更多的是以「编辑的思维」去重新构筑品牌的叙事逻辑。
作为媒体行业的灵魂角色,我认为编辑是一个非常全能且伟大的职业。内容编辑是一个集格局视野、创意策划、文学笔力、美学排版、哲学思想和社会资源于一身的人。
销售思维和编辑思维最大的区别是有两个底层逻辑不一样:一个是创作的动机,一个是表达的使命。
先说动机。如果我们是以销售思维经营品牌,所有的动作都将围绕引诱和促使你的客户进行购买动作。
可编辑思维是什么?编辑思维是在思考,我想、和我需要表达什么给我的受众,而不只是他们喜欢和习惯什么。
比如我们现在刷的短视频,它是根据你的兴趣推荐给你的,但是编辑则抱有一个强烈的使命,即「当下的世界需要什么」,以及你要带领你的群体去见识怎样的图景。这是本质上动机的区别。
我在 2019 年正式加入 gaga 时,正值品牌即将迎来十周年之际。「十年」是一个时代了,我也在思考,如果创始人的初心和坚持使 gaga 成为了一个备受用户喜爱的餐饮品牌,那么下一个十年,我们是否要和用户探索「餐厅vs食客」以外的全新关系?我们是否有使命带领我们的用户一同去往一个新的空地?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带着这样的使命,我和广煜与 Nod 的 ABCD 工作室说,为了品牌下一个十年的定位,我们需要升级 gaga 使用了十年之久的 logo 和 VI。
这个举动可能对于在座的大部分品牌人来说并不稀奇,你要 rebranding,第一件事做升级 VI 当然无可厚非。
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就像我开篇所讲的,餐饮是一个极其务实和看重日常经营的行业,花「大钱」去做 VI 到底可以给我们的生意带来什么样的收益?为什么不把钱花在产品、门店增长上?追随了我们十年的老客户也在担心:以前的 logo 有什么不好?我们已经看惯了。
▲gaga 全新的 logo
那么在此我想呼吁大家,在经营品牌的过程中,当品牌人面对矛盾和权衡时,不妨尝试切换「编辑思维」,那就是回归你的创作「使命」与「动机」——设计不是关于过去的缅怀和总结,而是一项关于未来的工作。
我们珍惜、且不会推翻任何曾经积累的情感和故事,但作为品牌,我们想尝试探索可能双方都意想不到的想象力图景,去打开新的视野格局,而不是只有迎合。
大家可以看到左边是我们以前的 logo,可以感受到它亲切、优雅,具有人文温度,很像你家门口经常去的小馆。而右边新 logo,更圆润、包容、中性、具有国际视野,它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你在线下店门口看到这个 logo,你觉得它可能是个服装品牌、可能是个消费品牌,也可能是个餐饮品牌,你好奇,会想走进去看看。
那这也达成了品牌的一个表达意识转变,即:在未来,gaga 不仅仅是一家餐饮公司,更是可以覆盖消费者全场景的生活方式文化品牌。
大动 VI 这一对于餐饮企业来说的「非常规」动作,它首先满足了像餐具包材、门店视觉体系的统一,让我们的用户可以更好地在「餐饮体系」里感受到 gaga 式生活美学的点滴;更重要的是,它打破和拓宽了一个餐饮品牌常规所能覆盖的场景范畴,让用户「走出餐饮门店」也可以体验到无限延伸的人文关怀。
我现在回过头去想象,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这样对未来充满畅想和表达欲的 VI 体系,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触碰、或者说无法承载这么多的周边、服装、联名产品,节日包装这些生活中的物件,我们就也很难继续逼近「生活方式文化品牌」这一品牌定位。
事实证明,当你带着真诚的动机去设计品牌动作的时候,你的受众,即便是曾经看不懂你的受众,也可以和你建立更坚实的情感联系,让品牌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我深深记得在 2020 年圣诞,我一边在零下 16 度的北京开首店,一边亲自写下了官宣全新 logo 的千字推文。当时又有无数小伙伴提醒我,「这么多字没人看的,我们应该有更聪明的互动和营销形式」。
你看,这就又要回到创作动机,那就是我不需要去「卖」什么出去,我只是很真诚地去表达品牌的心路历程:我们感谢你们过去十年的陪伴,但是在下一个阶段,我们想描绘一个新的图景,你们愿不愿意跟我们去看一看。
结果就是,一篇没有做任何营销和诱导转发的长文,两周之内阅读量自然冲破了 10 万,后台收获了 200 多条用户的真实评论。当时设计师马上给我留言说「你们后台是真的用户评价吗,大家也太真情实感了」。
我想说的是,当你去做一件事情,或者颠覆和挑战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想那么多别的干扰,你要回归到你创作的动机是什么。你要相信它,因为在这个过程里一定会有矛盾和冲突,你不要去害怕,因为你在做的事情就是引领,引领就是最值得你去尝试的一种动机。
说完编辑的第一个也是最不一样的视角和动机,第二个想说的点是「使命」。
我每年为 gaga 做一本《gaga-ism》杂志,就是「gaga 主义」。品牌不去下定义,我希望我们的用户看完以后能产生一种感受和共鸣,脑海里跳出来不是名词和定义,而是一些想象、一些形容词。
一个餐饮为什么要做一本杂志?如今杂志可能离大家的生活已经非常远了,我们已经被粉尘式的信息流和短视频占据了所有时间,未来严肃媒体和文化媒体会消失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从一个生活方式品牌的「使命」角度出发,我认为经营「媒体」远比经营「社媒」来得意义深远。我认为在未来,拥有坚实用户基础的品牌,应该接过严肃媒体或是传统媒体去「向受众表达」的接力棒。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以想,纸质杂志在书店、机场、报刊亭发行。现在报刊亭没有了,未来书店会不会被进一步削减?可是 gaga 今天在全国有近百家门店,且还在不断扩张中,这本身就是一个高频、高触达的线下渠道网络。
而且品牌与媒体不一样的是,它和用户还存在着最基础的功能关系:你要来我这里吃饭。这就是餐饮的魅力,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入口。既然拥有这样一个入口,我觉得我同时有责任、义务和使命,要向大众传递我需要表达的东西,这是我做纸质媒体的一个最大的创作初心。
我们第一期的杂志没有设主题,就叫作「闲暇」。但是最新刚上线的这一期,大家能明显感觉到更强的表达欲,因为 2022 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这一期的主题定为「相聚的力量」。
我们探讨了「非必要的必要性」。它作为 2022 年的集体叙事关键词,我们记住了「非必要不返乡」、「非必要不要堂食」这些短句。
我想请问什么叫非必要?如果生活里你把所有的非必要全都剥离以后,你就没有生活了,只有吃饭睡觉。这个和我今天讲的生活方式的本质是一个事情。
我们同时也在讨论「封控期的得与失」,「如何在外部不确定的环境下安顿你的内心」这些社会性、群体性议题。
为什么一本品牌杂志不做品牌软文而是探讨这些话题?依然回归创作「使命」:我更关注的是和我产生联系的这个群体,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存在着怎样的焦虑、痛苦和疑惑。我有责任和他们去沟通,有责任去开解和疏解他们,和他们产生一些交流,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品牌或者是编辑视角表达的不同。
为了和我们这样深度的纸质内容做一个呼应,我在 2022 年做了品牌播客《Oh! my ga》,我想把它和 gaga 线下的商业模型做一个呼应。它就像一个「线上café平台」,足够长尾、足够碎片。你可以随时放下,又捡起来。是一个既轻松,又纯粹的全时段精神补给。
包括在选题上面,我可以去做很多关于食物的专题,可以和主厨做访谈,但我们没有。
我的选题像「编辑部的故事」、「北上广深租房指南」,像我邀请到在佛罗伦萨、悉尼生活的朋友探讨不同生活方式的可能……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现在来面试的很多年轻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在听你的播客」,第二句话是「我听了你的《编辑部的故事》和你们经营品牌的底层动机,我觉得这个品牌和这个团队有我所向往的精神态度,我想要加入 gaga」。所以我的表达使命是完成了的。
最后一个使命,也回应了为什么一个实体的餐饮会来星球大会,就是因为我觉得品牌要不断突破它自己的文化和行业的边界,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引领消费者视野的边界。就是它依然是一种表达使命,我不是和你把购买关系构筑得越来越好就可以,我要不停地带你去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思路主要落在我们经营联名活动的逻辑上,因为品牌联名毕竟是一个短平快的形式,我们一般做品牌联名,想的是怎样获取流量,怎么强强联合,去制造更大的人气和话题。但回到编辑思维,我们会怎么看它?
我们是一个内容逻辑。我们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们共同去做一个叙事,而且我们两个人共同背负了向受众去传达新的文化的使命。
比如 gaga 做的第一个联名是和尤伦斯做的艺术家联名。我们为什么会和艺术做联名?因为我希望大家觉得说,好的内容不应该被束之高阁,也不应该是目的性的导向。
大家想一下去看展,我还要打扮一下再去,我可能要开车去很远的地方去看这个展览,那为什么它不可以融入在生活里呢。我又反过来说,餐饮是所有高频事物的入口,我希望所有好的内容,所有高大上的艺术可以回归到真正日常生活里来。
我说的那句话「没有艺术不能被搬到餐桌」,它应该在餐饮里实现日常美的最小闭环。
这也是我们的使命,我希望让用户吃一顿饭的时候也感受到艺术,感受到其他的文化和启发。所以我们把餐桌搬到尤伦斯的美术馆里,也把卡特兰展览的内容搬到我们的门店里。
比如你在 gaga 吃饭的时候,你一扭头,一只鸽子就在看着你,你一起身,一抬头的时候发现墙上用胶带贴着香蕉和杯子,我觉得它就是最好的内容融合的形态。
我们还做一些像好朋友一样的联名,比如我们和素然 ZUCZUG 做了联名,因为我觉得我们的用户,他们可能既吃 gaga 又穿素然。很多用户说这是一个梦幻联动。我觉得这一类的联名,希望它就像交朋友一样的,它更人性,它更具内容性,但是少一点品牌的目的性。
最后完成了 gaga 整个品牌和商业的逻辑闭环。这张图的闭环,一开篇我说左手是人群运营,右手是文化品牌。它是怎么构筑的?
首先是基于一群人,我们要陪伴他们度过一段时间。但是在餐饮里,我们提供的关怀是什么,是餐饮空间和轻食。我们在餐厅里帮他们打造一个闲暇吃饭的体验。
但是当他们走出餐厅时,这个服务或者说体验并没有结束。我们依然会通过杂志、播客和各种联名的活动。给他们提供人文的关怀。从店内到店外,最后达成生活方式的共识。
总结一下,不管前半部分的「提供『非必要』的关怀」,还是后半部分「以不一样编辑的视角去重构品牌的叙事」,这些看似非目的性、非必要的东西,才是促成品牌有机生长的关键。
无数个「非必要」的组成就是生活方式本身。最后,我想致敬品牌星球的编辑们,你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谢谢!BRANDSTAR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