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 业绩承压,但「增长」不再是唯一命题
2025 年过半,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 LVMH 业绩继续亮红灯。
在截至 6 月 30 日的六个月内,LVMH 销售额同比下跌 4%至 398 亿欧元,经营利润下降 15%至 90 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跌 7%至 195 亿欧元,较第一季度的跌幅明显扩大,连续第二个季度逊于分析师预期。
LV、Dior 等核心品牌所在的时装皮具部门表现也不甚理想,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减少 8%至 191 亿欧元,第二季度下跌 9%至 90 亿欧元,是降幅最大的业务部门,利润率更是从 38.8%的高位滑落至 34.7%,缩水 4.1 个百分点。
所有业务中只有 Sephora丝芙兰所在的精品零售部门有机收入录得 2%的增长,经营利润增长 12%,主要得益于丝芙兰在北美市场的零售网络扩张和独家品牌策略的成功。
按地区分,日本第二季度销售额因汇率问题和中国游客消费锐减而暴跌 28%;包含中国在内的亚太其他地区营收占比从 33%降至 30%;欧洲成为唯一增长亮点,营收同比增长1%;美国市场则出现分化,高端皮具和时尚品牌表现良好,美妆零售面临挑战。
财报其它要点:
• 时装皮具部门占比下降至 48%,LV 的表现略逊于以往,但优于部门其他品牌,精品零售、钟表及珠宝以及其他业务的贡献分别上升至 22%、13%和 1%,香水及化妆品占比稳定在 10%;
• 集团毛利率为 66.8%,较 2024 年同期下降 2 个百分点,营销和销售费用总计 147.32 亿欧元,同比减少 2%;
• 与品牌零售网络发展相关的费用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1%,广告和促销费用占收入的 11.3%,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 4%;
• 上半年现金流增长 29%至 40 亿欧元,以欧元计算,投资减少了 3.7 亿欧元,净债务减少了近 20 亿欧元,杠杆率为 15%。
• 中国市场需求在第二季度出现明显改善,日本的「回流消费」开始转化为中国本地的实际需求。
品牌星球时尚分析
显然,在连续三年的冲刺后,LVMH 进入回调波段。首席财务官 Cecile Cabanis 在财报会议中坦言,2025 年年初受到了多层宏观不确定性的干扰,以及汇率波动影响,但欧洲和美国的本地需求强劲,中国市场第二季度环比也有改善,未来会继续专注于提升本地客户的服务质量,用创新产品打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首席执行官 Bernard Arnault 则表示,「我们对下半年保持高度警惕,但对 LVMH 长期潜力依旧充满信心」。
面对逆风,LVMH 已启动全方位应对策略:
1/ 把钱花在刀刃上,提高投入效率
Cecile Cabanis 在会议中反复强调「效率」一词。
她认为,在大环境承压的状况下,单靠削减成本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创造并把握提高效率的机会,但这需要时间,不存在捷径。
针对皮具和时装部门,LVMH 正在关闭旗下品牌低效门店,优化秀场活动和美妆营销预算,将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继续开设新店和产品创新。
Cecile Cabanis 表示,期内 LV 与村上隆的樱桃系列,以及男装创意总监 Phillip Williams 推出的新系列产品均受到消费者追捧,新开的门店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Dior Toujours 和 D-Journey 两个系列手袋持续畅销,品牌位于纽约和罗迪欧大道的两家门店即将开业。
Fendi 和 Loewe 则各自发力于高端工艺,前者借 100 周年契机推出「Mamma Baguette」复刻包款,后者则是推出了 Puzzle 手袋 10 周年系列特别版,并计划于巴黎开设新旗舰店,强化其「工艺奢侈品」定位。
在产品策略上,LV 和 Dior 两个核心品牌主要通过增加香水、迷你手袋等入门级产品维持「可触及度」,并用年轻化的设计和创意触动消费者。
LV 携手品牌大使 Stray Kids 成员 Felix 推出的全新 2025 Silver Lockit 系列上架后迅速售罄,在全球掀起抢购热潮;由国际知名彩妆师 Pat McGrath 操刀、即将于秋季首次亮相的 LV 美妆产品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一大助力。
时隔 10 年更换创意总监的 Dior 也将迎来新开始。
Cecile Cabanis 特别透露,Dior 新创意总监 Jonathan Anderson 的首秀总浏览量突破 11 亿,直播观看人数超过 2 亿。无论是销售人员还是顾客,都对新系列感到非常兴奋和迫不及待。
同样处于创意总监更替关键时期的还有 Loewe、Celine 和 Givenchy 等品牌,其中 Celine 和 Givenchy 的新系列已经发布,并获得业内好评,Loewe 由 Jack McCollough 和 Lazaro Hernandez 负责的首场时装秀将于 10 月举行。
与此同时,LVMH 会继续优化旗下品牌组合。Cécile Cabanis 在财报会议中提到了去年出售 Off-White、Stella McCartney 股份的决定,「如果我们认为某个品牌并非理想的补充,或我们并非运营该品牌的合适人选,我们将不会保留该品牌」。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最新消息,LVMH 已和摩根大通合作,有意以 10 亿美元的估值出售旗下设计师品牌 Marc Jacobs,潜在买家包括美国品牌管理公司 ABG、Bluestar Alliance 和 WHP Global,目前谈判仍在进行中。
2/ 押注体验和赛事营销,强化品牌力
鉴于消费者的信心因全球宏观经济压力而备受打击,消费心态回归理性,LVMH 正加码对旗下奢侈品牌价值自证的投入,以守住市场份额,维护话语权。
过去六个月,LV、Loro Piana 和 Celine 以品牌故事与工艺为主题,在上海、曼谷、东京、大阪等地举办了大型展览,其中 Loro Piana 举办的是品牌创立百年来的首个品牌展,用沉浸式和多感官的体验,深刻诠释品牌核心价值观。
LV 则是通过在上海巨鹿路联合多家咖啡店和酒吧举办村上隆快闪活动,与上海邮政博物馆和 Deepseek 联合推出「邮局快闪」等,与上海这座城市和当地客户建立高质量的联结。
值得关注的是,Cecile Cabanis 在财报会议中多次提到最新在上海兴业太古汇揭幕的「路易号」。她表示,「路易号」为品牌带来了出人意料的光环效应,「将围绕品牌故事和文化的展览、零售空间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这是只有 LV 才能做到的」。
在明星效应与 LV 品牌力的综合作用下,「路易号」如今已成为上海本地人和游客的打卡点之一,「非凡之旅」参观名额和 LV Cafe 的座位均处于约满状态。另有业内人士透露,周边品牌商家也随之成为受益者,客流量激增。
根据计划,LV 未来会继续围绕品牌基因,用丰富多样的差异化体验来展现品牌独特的旅行艺术和时尚魅力。
体育赛事是 LVMH 瞄准的另一个机会点。
经过近五年的悉心布局,LV 的奖杯和奖杯箱已基本占领大部分国际赛事的领奖台,包括连续四届的 FIFA 世界杯、澳网、英雄联盟、NBA 和全球最贵的竞赛 F1 等。
6 月 16 日,LV 还宣布成为皇家马德里的官方合作伙伴,将为男女足一线队员以及男子篮球队队员提供定制西装、旅行箱包等。
有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布局体育赛事来开拓新客群,激发品牌活力,是 LVMH 新的战略方向,而皇家马德里拥有众多深受 Z 世代喜爱的球星,此次合作是获得年轻群体认可的有力背书。
3/ 夯实精品零售、美妆香水和珠宝腕表,构建多元护城河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轮疲软周期,我们看到 LVMH 还试图用多元业务结构来对冲市场需求波动,由「单一驱动」转为「多线支撑」的稳健模型。
属于精品零售业务的 Sephora 作为上半年少数实现盈利增长的板块,将继续在欧洲、中东、拉美等地拓展门店,并强化 CRM 生态系统,提升 The Ordinary、Makeup by Mario 等独家品牌占比,以此形成用户粘性。
在美妆香水板块,Fenty Beauty 和 Maison Francis Kurkdjian 等新兴品牌主要通过创新产品来延续增长势头,Dior 则推出了新版男女香水,并在护肤领域用 Dior Prestige 和 La Collection Privée 系列创新突破。
LVMH 的腕表与珠宝业务虽然整体营收几乎没有增长,但旗下几个品牌正在发力文化叙事,从多个维度重新塑造品牌影响力。
其中 Tiffany 的门店升级计划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一,纽约第五大道 The Landmark 表现稳健,最新高定系列「Sea of Wonder」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的首发活动进一步强化其「珠宝艺术」的定位,品牌形象获得显著提升。
该部门另一个主要选手宝格丽凭借全新高珠系列「Polychroma」,刷新了多款售价超百万欧元的销售记录。
在品牌表达上,宝格丽也持续发力,除了在上海与首尔举办「Serpenti Infinito 」展览,还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发布了纪录片《永恒符号》,并在映后举办了「当代 ICONS 的定义与塑造」论坛,探讨经典符号跨越时代的魅力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演绎。
TAG Heuer泰格豪雅则得益于 LVMH 与 F1 的深度合作,于 2025 年回归一级方程式赛车,取代 Rolex 成为新的官方计时,并推出 Solargraph 光动能表款与 TH31 机芯驱动的 Carrera 日历系列,加强产品技术属性。
在此之余,LVMH 在积极地将触角伸至高端酒店、私人邮轮和媒体等领域,以构建新的增长曲线,打造一个覆盖时尚、美妆、珠宝、奢侈品和文化艺术与体验的全面生态版图。
可以肯定的是,LVMH 的确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但在这场奢侈品行业 15 年来遭遇的最严峻风暴中,前进是其作为领跑者的唯一方向,没有任何退路。
而从 LVMH 给出的应对方案不难看出,奢侈品的困境并不只在于产品泛滥和价格虚高等层面,而是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牌「Logo崇拜」的时代正在过去,从「为品牌付钱」转向「为价值和体验买单」。
在新的阶段,奢侈品行业的关键词将从「增长」转向「结构调整」和「品牌深耕」,LVMH 的机会点在于能否让旗下品牌与对应的目标人群在价值观层面产生共鸣,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信任危机也是 LVMH 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随着 LV、Dior 接连发生隐私泄露,Loro Piana 卷入供应商丑闻,以及 Bernard Arnault 继承人的不确定性,稍有不慎就会进一步侵蚀资本市场对于 LVMH 的信心。
年初至今,LVMH 股价已累计下跌 22.5%,较 2023 年 4 月的峰值几近腰斩,最新市值为 2456 亿欧元,PE市盈率更是跌至 20 倍,仅为爱马仕的三分之一。
庆幸的是,这似乎是疫情以来全球奢侈品消费狂欢的回温,毕竟无论从业绩层面还是股价表现,LVMH 仍优于 2019 年同期,如今的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回归正常增长轨道的表现。
从长远来看,LVMH 依然握有挺过周期的资本,毕竟人们内心对于美好事物和身份认同的追求是无止尽的。
LV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旗舰店门外,队伍长龙依旧,只是在这场自我纠偏的马拉松中,LVMH 步伐不再轻松。BRANDSTAR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