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ani 燃烧自我的 50 年,为时尚界带来了什么?
又一位诞生于上世纪的时装设计大师离场。
意大利奢侈时尚集团 Armani 日前发布声明宣布,创始人 Giorgio Armani 于 9 月 4 日在亲人的陪伴下辞世,享年 91 岁,本周六和周日会在米兰设立灵堂,随后会在指定日期举行私人葬礼。
令人唏嘘的是,一周前 Giorgio Armani 还在家中远程监督着将于 9 月底举办的品牌 50 周年庆典的各种细节。
Giorgio Armani 是时尚界待机时间最长的时装设计师之一,生前一直全权负责整个 Armani 的创意,也是唯一股东和首席执行官。
他所领导和管理的时尚帝国,业务繁杂且多面,不仅涉及时装成衣、手袋配饰、香水与化妆品、家居用品,还延伸至酒店、餐厅和豪华住宅设计等领域。2024 年,Armani 集团销售额为 23 亿欧元。
不过随着身体健康一再拉响警报,从不缺席重要场合的 Giorgio Armani 在 6 月因病接连错过米兰和巴黎时装周后,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要放手,认真思考继任问题。
「我最大的弱点,就是我掌控着一切」,他向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坦承道。根据计划,他原本会在未来三年逐步把管理权交接给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Pantaleo Dell'Orco 和家人以及工作团队,以确保品牌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出现裂痕。
他于 2016 年设立的同名基金会将起到监管的作用,继承者在章程生效后五年内不能出售所得股份,也不能进行任何潜在的上市或并购活动。
但这件事情,真的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吗?
从 1975 年到现在的五十年间,Giorgio Armani 凭一己之力,不仅重新定义了现代着装规则,还以一种近乎固执的美学坚持,塑造了时尚与权力、优雅与自由之间的对话,其视野广度和深度在业内可以说无人能及。
他精心搭建的「Armani」世界,更是奢侈时尚行业一个无法替代的存在。「事实上,我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我将其定义为一个自然精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是过分的,但一切都找到了平衡,虽然低调,却富有个性」,Girogio Armani 如此总结道。
01. 从医学生到时装设计师,Armani 的八二法则
从本质上来看,Armani 的世界与轻松的优雅、平等主义和模糊性别界限有关。
出自 Giorgio Armani 之手的服装优雅、永恒、不张扬,这种美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整个八十年代的时尚轴心。
有趣的是,一手缔造了意大利时尚帝国的 Giorgio Armani,却是一名非科班出身的选手。
1934 年 7 月 11 日,Giorgio Armani 出生在意大利北部 Piacenza 小镇的一个普通家庭中,父亲是一家运输公司的会计,母亲是一名艺术家,他与哥哥 Sergio 和妹妹 Rosanna 一同长大。
在纷飞的战火中,Giorgio Armani 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并在长大后进入米兰大学医学系学习。1953 年,他因个人原因选择退学参军,被分配到了维罗纳的军医院。
在这里,Giorgio Armani 第一次接触到军服的设计与结构,进而对时装产生浓厚兴趣。
退役后,Giorgio Armani 先是在米兰百货公司 La Rinascente 担任橱窗设计师,后晋升为时尚买手,在接触各种高端品牌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并掌握了关于面料工艺、设计和商业化等宝贵知识。
1964 年,从未受过正规培训的 Giorgio Armani 获得有意大利时装之父称号的 Nino Cerruti 的赏识,受邀担任设计助理,正式敲开了时尚界的大门。
随后的十年间,他在继续为 Cerruti 工作的同时,也会以自由设计师和顾问的身份为多家时装公司制作服装,包括 Allegri、Bagutta、Hilton、Sicons 和 Tendresse 等,一步步建立起个人口碑,甚至获得国际媒体的认可。
正是这段经历,让 Giorgio Armani 进一步摸索和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学医的出身让他对「精准」有异常执着:袖长、下摆、色彩饱和度都毫厘不差,他的服装拒绝夸张,主张「极简不是单调,而是尊重本质」。
「我所做的事情,80%是纪律,其余才是创造力」,这是 Giorgio Armani 对自己非常精准的评价。
02. 意式优雅风尚的开创者
眼看法国和美国时尚产业加快崛起和全球化,越来越多意大利制造商开始投资本土设计师,想要复刻同样的成果,这对于像 Giorgio Armani 这样的设计师来说,无疑是难得一遇的机遇。
1975 年,40 岁的 Giorgio Armani 与挚友 Sergio Galeotti 决定共同创办自己的公司,并确立了 Armani 商标,「Giorgio Armani」品牌正式诞生。
同年 10 月,Giorgio Armani 发布首个以自己名义推出的男装成衣系列,并在同一季推出了女装系列。
虽然 Giorgio Armani 的第一批女装,只是巧妙地把男装变成女士尺码而已,却意外地受欢迎。其采用传统男装布料制作的女装,既有简单柔软的感觉,又保留了男装的挺阔,碰撞出一种严谨高雅的独特风格。
Giorgio Armani 强调,为女性制作西装不是让她们「扮成男人」,而是提供一种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种别具一格的力量感,恰好满足了女性从家庭步入职场后产生的全新时装需求,很快为品牌吸引了一批职业女性精英。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Giorgio Armani 再次做出大胆突破,开创了「解构式西装」的概念,通过去掉衬里、放松肩线,创新推出柔和又时髦的「Power Suit(权力套装)」,改变了西装作为正式服装的刻板印象。
除此之外,Giorgio Armani 自创的「greige(灰米色)」——介于灰与米之间的温润中性色,也成为了品牌的标志之一。「这种颜色是一种背景色,一个永恒的底,能搭配出无数变化」,他解释道。
尽管这与当时服装界流行的夸张设计与繁复装饰背道而驰,却在某种程度上顺应着时代和时势变化。Giorgio Armani 兼具理性与感性的风格,造型简练却永不无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装界刮起了一股轻松自然之风。
随着改良后的宽肩正装受到越来越多职场女性的欢迎,Giorgio Armani 的「Power Suit」成为了整个八十年代的代表风格之一,业内人士索性将该年代称为「Armani 的时代」。
Giorgio Armani 还是多位明星的御用设计师,不仅为 Diana Kiton、Renée Zellweger 等女星设计红毯服装,好莱坞明星 Richard Gere 在电影《美国舞男》中的经典造型,更是将「Armani 西装」庄重洒脱的意大利风范塑造成品牌的名片和招牌,传遍全球。
在此基础上,Giorgio Armani 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先是于 1981 年推出面向年轻人的成衣品牌 Emporio Armani,并在米兰开设首家门店。一年后,品牌首款女士香水面世。
上世纪末,Armani 还陆续推出了女装品牌 Mani、休闲装 Armani Jeans 和童装,以及滑雪服、高尔夫球系列和眼镜腕表等,并与欧莱雅集团签署美妆合约。
随着其设计美学逐步渗透至更广泛的群体,意式优雅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变为一种可接触的生活方式。
Giorgio Armani 用 25 年的时间,构建了一个意大利时尚帝国。
03. 为穿着者设计的高级定制,而不是时尚行业
进入二十一世纪,Giorgio Armani 的格局进一步打开。
随着事业版图日趋稳健,Giorgio Armani 把目光投向了金字塔顶端的高级定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级定制」往往与戏剧性的张扬和外露的奢华联系在一起,他却认为浮华夸张已不是潮流,即使是高级晚装也应保持优雅、简单,追求高品质而不炫耀。
2005 年,为无数明星名人设计过红毯礼服的 Giorgio Armani 在巴黎发布了首个高级定制时装 Giorgio Armani Privé 系列,31 套造型由二十多位工坊匠人共同完成,用流线型的缎面晚礼服,结合奢华材质、匠心工艺与珠宝般华丽的刺绣,开启 Armani 风格的全新表达。
对于 Giorgio Armani 来说,高级定制是一个充满奇幻与创新的境界,能让他大胆实验、挥洒想象,追寻对优雅的独到见解,但实用主义依然是核心要义,底线是不能偏离顾客的需求,定制服务的本质是让设计为穿着者服务。
于是,相比于形式上的创新,Giorgio Armani 更看重品牌质量的延续,其设计并不启发人们童话式的梦想,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实现。
在这一初心引导下,从长款鱼尾廓形、缀满珠宝配饰的半身裙和披风配饰,到荷叶边夹克、天鹅绒长裤,以及各种套装,Giorgio Armani Privé 系列几乎没有时代的局限性,每一款造型都刚柔并济。
不过,与明星 Lady Gaga 的合作,是 Giorgio Armani 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变数。
在 2010 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红毯上,人们惊讶的发现,Lady Gaga 如星轨般环绕的怪诞礼服及配饰,竟然是 Giorgio Armani 的作品。随后二人还就演唱会合作定制了一系列「战服」。
自此以后,Giorgio Armani Privé 系列中出现了更多未来感的制衣手法和概念,比如2010 年「月光」主题的乳白色透明硬纱裙,如同一团硕大的泡沫笼罩在模特躯体上,略带些许科幻制服的氛围感。
2011 春夏高定秀场,Giorgio Armani 更是用欧根纱和各种幻彩面料重新诠释夹克外套和及膝半裙,用高光泽感和 Philip Treacy 打造的独特圆形帽饰,营造出充满科幻气息的华丽风格,带来超现实的画面感。
除此之外,东方文化、中东风情和对异域文化的探索和再诠释,也成为了 Giorgio Armani 的灵感源泉。而他的各种尝试,都是为了能主动跟上时代的变化。在他看来,不同时代的文化更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设计本身,「没有人能够在真空的环境中独善其身」。
值得关注的是,Giorgio Armani 生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便是他亲自参与策划的《Giorgio Armani Privé 2005-2025:高级定制二十周年》展览。
该展览于 5 月 20 日在米兰 Armani/Silos 揭幕,以风格和灵感,而非时间轴为线索,回顾了 Giorgio Armani 在过去二十年间创作的 150 件高级定制作品,既有品牌高定首秀,也有由杨紫琼、Demi Moore 等明星演绎的定制作品,将对公众开放至 12 月 28 日。
「就高级定制而言,我希望人们能穿上很多年,因为那确实是设计师想象力的最高体现,价格也是相应的。如果人们只能短暂地欣赏它们,那对于拥有者和创作者来说都是悲哀的」,Giorgio Armani 在揭幕仪式上说道。
尽管二十年对于拥有上百年悠久传统的高级定制文化来说并不算长,但 Giorgio Armani 依然用恒久稳定的创作思路和理念,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理解和欣赏高定的方式。
这种坚持与坚定,让 Giorgio Armani 在高级定制越来越普通和时尚成衣越来越高级的趋势中,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独特路径。
04. 超越时尚,用电影、建筑与文化构筑美学宇宙
Giorgio Armani 的难得之处还在于,他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时装。
他为《美国舞男》设计戏服,让 Richard Gere 成为行走的 Armani 名片;他重新思考零售空间的设计,让 Armani 店铺变成一种沉浸式美学体验;他甚至跨界餐饮、酒店与家居,将「Armani 生活方式」延伸至生活每一个角落。
这每一步,都是基石,为奢侈时尚行业开辟了更多元化的赛道。
首先是电影领域,Giorgio Armani 是第一个真正把时尚行业和名流明星,以及好莱坞产业连结起来的人。这源于他心中的「电影梦」,「如果我没有成为时装设计师,我想要成为一位导演」,他在接受《Harper’s Bazaar》采访时曾直言。
据不完全统计,以《美国舞男》电影为始,Armani 为近 200 部电影提供过戏服和造型,例如《一天》《华尔街之狼》和《汉娜》等,他还与中国导演姜文携手打造了电影《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则是为 Giorgio Armani 拍摄了纪录片《Milan 制造》。
1988 年,Giorgio Armani 开创性地在好莱坞设立娱乐圈关系部门,通过主动向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明星和导演提供样衣,进一步将意大利时尚风格引入好莱坞,并逐步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由 Giorgio Armani 设计的晚礼服随之成为各种电影发布会、电影节红毯上的标配。
「我认为我的时尚工作就像是拍摄一部电影,每一系列服饰都代表一次制作,美学在其中尤为重要,一些广告照片也如同电影摄影一般抓住某些特定瞬间」,Giorgio Armani 曾这样描述。
除了以电影为媒介将品牌美学推向全球,建筑也是 Armani 意式风尚的一个重要载体。而这不仅关乎 Giorgio Armani 自己的爱好,更是他向已故合伙人、建筑师 Sergio Galeotti 的一种缅怀与致敬。
通过与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合作,Giorgio Armani 在二十一世纪初将品牌标志性的纯粹、精确和典雅风格与美学延伸至建筑领域,在米兰设计并建造了 Armani/Teatro 和 Armani/Silos 等建筑。
Armani 集团与安藤忠雄还合作开发了位于迪拜的豪华住宅项目 Armani Beach Residences,于 2007 年底开售。
2019 年,野心勃勃的 Giorgio Armani 又对 1996 年在美国纽约麦迪逊大道开设的四层旗舰店进行了翻新,将总面积从 1.6 万平方英尺扩大至总面积约 9.6 万平方英尺的大楼,在零售精品店的上方,增加了 19 套由他亲自操刀设计的豪华住宅。
Giorgio Armani 还是业内最先将品牌美学和设计理念拓展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出完整生活方式的奢侈品牌。
以 2000 年开业的 Armani/Manzoni 31 为例,最初是一家位于意大利米兰古雅城区的品牌概念店,展示了 Armani 旗下包括 Giorgio Armani、Emporio Armani、Armani Exchange 等在内的多个品牌系列,以及第一家家具店 Armani/Casa。
经过 25 年的发展后,Armani/Manzoni 31 已然成为 Armani 的总部,除了精品零售空间,还有餐厅、咖啡店、书店、巧克力店和花店,以及 2010 年开业的 Armani Hotel Milano。
另据不完全统计,自 1998 年进军餐饮业以来,Giorgio Armani 全球的餐厅数量已增至 24 家,其中 Armani/Ristorante 是品牌旗下最高级别的餐厅,分别位于纽约、米兰、迪拜、东京和巴黎。
然而,无论是与深受明星名流喜爱的 Nobu 合作开餐厅,还是开设奢华酒店,再到在全球各地开设俱乐部,Giorgio Armani 都秉承着一个原则,即「设计不是为了让人惊叹,而是让人感到舒适」。
在长期且全方位的渗透下,Armani 已然是精英人群心中的品质标签。
05. 谁能接班?
与一众意大利传统企业家一样,Giorgio Armani 坚信血统纯正与经济独立是自由和创作的根本,50 年来始终坚持亲力亲为,从未引进过外部投资。
因此即便是遭遇疫情挑战,也没有放弃自主经营,先后拒绝了 LVMH、开云集团以及卡塔尔皇室控股的 Mayhoola 基金等实力买家的收购要约。
根据彭博和福布斯的富豪排行榜监测,Giorgio Armani 身家已超过 100 亿美元,稳坐意大利高级时装的龙头宝座。
虽然由于没有子女,Giorgio Armani 一直不愿公开讨论继承问题,但他并非毫无准备。2016 年,82 岁的他成立了同名基金会,作为去世后监管集团的重要机构,并在 2023 年修订了继承计划,批准引入两类无投票权的股份,以确保集团能灵活地引入资本。
过去十年间,Giorgio Armani 还将自己的亲信组成了一个团队,包括他的妹妹和三名侄子侄女,以及得力助手 Pantaleo Dell'Orco。Pantaleo Dell'Orco 是 Armani 的男装设计总监,2025 年 6 月曾作为代表独自上台谢幕,与 Giorgio Armani 共事超过 45 年。
鉴于 Pantaleo Dell'Orco 已经 73 岁,有媒体称 Giorgio Armani 在离世前交代,品牌创意部分由 Pantaleo Dell'Orco 与侄女 Silvana Armani 共同接管,分别负责 Giorgio Armani、Emporio Armani 和 Armani Exchange 的男装和女装系列。
另一个侄女 Roberta Armani 是 Armani 集团的公关总监,主要负责一切对外事务。
就像奢侈品分析师 Luca Solca 所说的,很难想象没有 Giorgio Armani 的 Armani 会是什么样子,但这仍然是可能的,「我认为如今 Armani 品牌的影响力比创始人更大,依然是时尚和奢侈品领域的中流砥柱」。
业内人士预计,Armani 原定于 9 月底在米兰时装周举办的 50 周年庆典将变为纪念和缅怀 Giorgio Armani 的活动。
8 月 30 日,Giorgio Armani 推出的数字平台 ARMANI/Archivio,则仿佛是 Giorgio Armani 本人为离去而做的一个准备。
该平台收录了数千款 Giorgio Armani 女装及男装系列的原版,Armani 集团全体员工可全方位畅享平台资源,让那些历久弥新的隽永之作重现于公众视野,向更多人展示品牌五十年的创意沉淀、风格传承与时代演进,延续传奇叙事,与新一代追随者产生共鸣。
9 月 16 日至 29 日,为致敬 Giorgio Armani 的早期职业生涯,以「ARMANI/Archivio」为主题的展陈将于米兰 La Rinascente 百货橱窗呈现——这里正是 Armani 初涉时尚界的起点。
Giorgio Armani 还甄选了 57 个造型,将以特别形式登陆全球七家精品店,首站覆盖米兰、巴黎及伦敦。欧洲站结束后,此项目将启程前往美国,于 10 月 18 日抵达洛杉矶,在学院博物馆晚宴(Academy Museum Gala)亮相,随后巡展至纽约,最终登陆亚洲,在北京与东京展出。
最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 Giorgio Armani 这 50 年带来的东西,那或许是:他让现代人拥有了一种优雅却不被束缚的自由。
他解放了女性的身体,也重新定义了男性气概;他让奢华回归内在,也让设计跨越性别与年龄。Giorgio Armani 不是一个追逐潮流的人——他本身,就是潮流的定义者。
正如他所说的,「风格与时尚的区别,在于质量」。而时间,已经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证明。BRANDSTAR
0 个评论